上海漕河泾开发区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前身为1984年启动建设的上海市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自诞生之初便以其独特的定位和功能在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88年和1991年,该区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当时全国唯一同时拥有这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功能的区域。经过多次扩区,其总面积达到14.284平方公里。

 

本部地跨徐汇、闵行两区,东起桂林路,南至漕宝路,西到新泾港,北临蒲汇塘,规划面积5.984平方公里。这片区域不仅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漕河泾开发区吸引了14000多家中外企业入驻,其中包括144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和151家内资上市企业。这里已发展成为元宇宙、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产业的集聚地,汇集了众多行业巨头和领军企业。截至2022年底,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63家,专精特新企业283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19家,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2022年的经济数据中,漕河泾开发区全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6000亿元(6351.3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三产收入达到5535.6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总产值达到685亿元,尽管同比下降8.1%,但仍显示出较强的工业基础。利润总额为539.2亿元,同比增长9.3%;进出口总额为91.1亿美元,虽同比下降2.1%,但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贸易规模。税收总额为219.3亿元,同比增长2.9%。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的排名中,漕河泾开发区位列全国第14位,再次证明了其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的重要地位。

 

漕河泾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体制创新,实行"人大立法、政府管理、公司运作"的独特管理模式。漕河泾开发区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由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简称"漕总公司")负责。作为上海市国资委下属的核心公司和上海临港集团下属的品牌公司,漕总公司根据《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行使部分政府授权的管理职能。在临港集团的战略部署下,漕总公司与临港资产管理公司整合成立了漕河泾平台,为临港集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近年来,为实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和引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漕河泾平台启动了新一轮的体制机制改革,并于2023年成立了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管理公司")。管理公司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深化区域深耕、产业深耕和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园区功能跃升、运营优势重塑和组织团队焕新。

 

漕河泾开发区跨越徐汇、闵行两区,漕总公司与所在行政区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区区合作"共建机制。双方在招商引资、财税落地、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区域管理等方面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之一,漕河泾开发区深度参与上海市"十四五"城市空间新格局的开发、建设和更新工作,积极发挥全市重点区域转型发展的生力军作用。

产业定位 

"十四五"期间,漕河泾平台将围绕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贯彻上海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要求,结合漕河泾开发区的产业积淀和资源禀赋进行规划。未来的漕河泾开发区将被打造成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漕河泾元创未来(元宇宙)特色产业园、上海园区更新试点示范区、数字经济转型示范区以及绿色低碳发展实践区。目前,漕河泾开发区的四大重点产业分别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和绿色低碳。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产业是漕河泾开发区深耕时间最久的产业。目前,该产业在车规级芯片、安防芯片、存储芯片的设计与生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代表性企业包括积塔半导体、新进、上海贝岭等芯片设计类企业以及法国液化空气等配套企业。此外,还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软件服务等完整产业链的配套体系。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产业在漕河泾开发区蓬勃发展,构建了上海西南区域最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该区域在全市的引领和溢出效应显著,并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算力算法等领域的技术力量全国领先。目前产业链相关企业近500家。具有头部企业多,原创算法强的特点,如腾讯科技、字节跳动、微软、ARM、快手科技、云知声、竹间智能、百度、商汤科技等,涵盖视觉智能、语音语义分析、大数据、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多领域,国内"AI四小龙"(依图、旷视、云从和商汤),有3家在开发区内设立项目。商汤科技正搭建元宇宙的基础设施能力,其算力基座--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DC年初落成,正帮助各行各业将现实场景快速地复制到虚拟世界中。

生命健康

目前年营收约350亿元,企业约190家,重点聚焦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研发、智能诊疗、临床研究、国际化健康管理与医药商业等领域。主要有:3M中国、美敦力、默沙东总部、强生总部、雅培、费森尤斯等6家世界500强;全球医疗器械100强中有11家企业在漕河泾投资;还有嘉会国际医院、禾新医院等大健康代表性项目,以及众多的医疗器械、诊断试剂及销售类企业。近年来,AI+医疗、CRO等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在区内均有布局(如鹰瞳科技、沈德医疗、博动医学、全景医疗、太美医疗科技、艾莎医学等)。

绿色低碳

漕河泾开发区践行"高端产业、低碳发展",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园区是全国核电产业的发源地之一,也集聚了风电、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龙头企业。

区位优势

漕河泾开发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地跨徐汇和闵行区两个行政区,毗邻徐家汇商圈,上海南站及虹桥枢纽均近在咫尺。漕河泾区域位置优越,上海地铁9号线、12号线、15号地铁线以及多条公交线路均可到达。中环线作为城市快速路横穿漕河泾开发区,连接每一条进出上海的主要线路。


招商电话:400-867-0079